致敬大师——纪念马革顺诞辰110周年

发布者:唐天祺发布时间:2023-12-27浏览次数:11


我最不喜欢的一个词就是“发挥余热”,这使人联想到将要燃尽的蜡烛。我最喜欢的是奥运会的圣火,只要人活着,就应该像奥运会的圣火一样熊熊燃烧。

《生命如圣火般燃烧》—马革顺


马革顺

19141227日—20151219日)


19141227日,马革顺出生于南京一个基督教徒家庭,父亲马兆瑞是一名牧师,所以马革顺从小就沉浸于教会诗班的赞美声中。童年的经历为他奠定了音乐之路的基础。1933年,高中毕业的马革顺,顺利通过了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的考试,开始接受系统的的音乐教育。1937年马革顺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此时抗战爆发,民族危亡,父亲带着全家转移至西安,马革顺先后任教于几所中学和西北音乐学院。受西安抗敌后援会的邀请,马革顺投入到民间合唱工作中。作为一名热血青年,看到国土沦丧,他同许多人一起走上街头宣传抗日,他指挥学生演唱抗日救亡歌,同时还创作了一些反映抗战的歌曲,用音乐服务民族抗战。历史纪录片中,曾有马革顺在街头指挥青年演唱抗日救亡歌曲的镜头。抗战胜利后,马革顺举家返回上海,1947赴美求学,先后就读于维斯铭士德合唱音乐学院、西南音乐学院研究院。学成回国后,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合唱协会顾问、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终身会员等,是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奖”获得者。201512196时,逝世于上海华山医院,

享年101岁。



《师生情缘·马革顺与学生们》

解放后,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聘请他给音乐教育专修班及进修生讲课,音乐院组建音乐工作团时,又请他排练合唱。在专业只会课的教学中,马革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合唱指挥家。《师生情缘·马革顺与学生们》是2013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该书中收集马革顺学生们的文章,通过一个又一个小故事,向大家讲述学生眼中的马革顺,让读者清晰地了解马革顺对于音乐教育的态度,感受马革顺对于音乐教育的一片热忱。马革顺在书中说:“我作为一名从事合唱指挥艺术及音乐教育的音乐人,我这一辈子主要的社会角色是音乐教师,大学毕业后即开始教音乐,小学、中学、大学都教过,同时因专业的需要经常指挥合唱表演,舞台也是我的工作场。”马革顺热爱合唱指挥艺术,也喜欢合唱指挥教学,一生中教过的学生难以计数。

马革顺对于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特别重视,赵家圭在《我的老师马革顺》中说:“系里安排我每周日下午去市工人文化宫辅导‘红孩子合唱团’。马先生则不定期来听我排练,每次来,我都不知道。他总是悄悄地坐在门口,直到排练结束才上前来指出排练中的问题。这对我提高排练效率,积累排练实际经验帮助很大。后来我才知道,马先生总是骑着一辆“老坦克”自行车,从武定路的家中赶到西藏路的市宫。”不打扰学生的指挥,默默地坐在门口,可见马革顺对于学生的爱护。在闫宝林的《马革顺先生与我的合唱情缘》中可以看出,对于合唱教学工作,马革顺非常的严谨。“记得在有关指挥构图原则的争执时,他固执地翻箱倒柜一定要寻找到他曾经记录的一本格罗夫词典,最终说服了我。有关出版记谱的问题,有时他会拿出几个版本比较给我看,让我分析选择最终认可的乐谱。他最开心的就是我完成作业出色、指挥感觉到位或者一番争执被他说得心服口服时,他会像个孩子似地随着我的指挥摆动身体、喜形于色,其争执时不服输显露出的那种认真,要求指挥到位时固执中透出的纯粹及说服我成功后的那种童真。”马革顺最大的兴趣就是教学生。学生泄气时,他会送上拥抱,并说:“努力啊,每个人都是从不会到会的。”当学生达到他的要求时,他说那就像“踢足球踢进了门,惊喜!”。他备课细致,上课的讲稿上总是谢谢满满登登,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上,详细记录学生365体育投注_365比分网直播¥app官网合作网站:的“成长史”。


《合唱学》

合唱是一种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形式,这一艺术并不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声乐文化。19世纪末西方教会音乐随着传教士的脚步来到中国。为了更好的宣传教义,传教士们成立“圣诗班”,用唱歌的形式进行教义的宣讲。随着教会音乐的发展以及学堂乐歌的崛起,合唱开始在中国传播。1956年马革顺调任至上海音乐学院,负责筹建指挥系。当时有人建议马革顺写一本适合中国的合唱学讲义,《合唱学》的雏形便是马革顺1956年首次在上音开课时所用的讲义。该课程当时可用的相关参考资料只有来自苏联的两页教学大纲,马革顺用了七年左右的时间边上课边修订,在通过对拉丁语系、斯拉夫语系、汉语系几种语言的比较以及对中国戏曲的长期研究后,马革顺找到了适合中国人演唱的方法。1963年《合唱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365体育投注_365比分网直播¥app官网合作网站合唱艺术的的著作,至今已再版6次。

马革顺曾说:“有同行看不去合唱,我就决心下功夫专攻合唱指挥,而且一定要干得好!”,“古书中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意思是弦乐不如管乐,管乐不如声乐,喉咙是最能表达人‘思想’的乐器。”马革顺对声音呈现的追求是极致的。刚留学回国,别人说他的合唱“洋腔洋调”,他就去钻研戏曲的发声特点,总结出“在演唱合唱作品时,切不能孤立地讲求咬字吐字的规律,咬字吐字的规律不过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手段之一,主要的是借着这些规律更完美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容实质。抒情性的作品,咬字吐字就应该清晰而柔和雄伟壮阔的作品,就应该强调声母,并尽力保持韵腹和韵尾的结合体的贯彻及字与字之间的衔接。正确掌握语言的规律,是表现合唱作品内容的要求上的极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20131216日的晚上,在马革顺虚岁百岁生日前,他在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上指挥。这是一场正式的合唱音乐会。

 “停!再来!”刚唱一句。演出就被马革顺打断,反复要求合唱队调整力度、节奏:

他又停下,转身对观众说:"今天我们是用模拟排练状态来改变音乐会的方式.还请大家忍耐一下。

夫人薛彦莉在场下干着急,谁会在正式演出上排练?

这个点子,是马革顺在演出前几小时提出的,他要让观众通过看排练更好地理解合唱。平时走路要人搀扶的马革顺,此刻在台上精神矍铄、活力四射。排练完毕,合唱团又一气呵成地演唱了一遍,台下掌声雷动。

马革顺在文章《各时期合唱作品的主要表现特征》一文中指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同时,与艺术表演技术技巧的发展以及乐器的制造性能也有直接的联系。一个合唱组织或合唱指挥,为了正确地解释和表现合唱艺术作品,就必然要探索合唱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其时代特点。”由于马革顺对中国合唱指挥的贡献,他留学的母校―美国维斯铭士德合唱学院于1989年授予他荣誉院士称号。马革顺一生致力于中国合唱事业发展,提出过众多合唱思想理念。


《雪花》

音乐是种时间性的艺术,音乐作品的再现需随着时间向前进行。音乐在再现的流动过程中,并不是直线进行的,它必须根据作品的内容、感情,不断起伏、波浪地向前进行。起伏有大有小,好像波浪似地一浪推一浪,推向最高潮,然后再慢慢低下来。这就是音乐艺术运动时所需要的一种动向。对于很多人觉得指挥只是简单的“打打拍子”,马革顺说:“指挥是合唱或乐队创造艺术作品时的主宰和灵魂,指挥的人物时远超过击拍的。”指挥主要通过双手表现作品内容,这其中还要辅助头、身体、面容等部分。其活动是以音乐中的拍子作为一个框架,指挥者加入辅助部分,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形式。通过实践及音乐规律的要求,逐渐固定,形成个人风格。马革顺曾指出:“一个合格的指挥要会主动、会被动、要会静、也要会带、会跟这些都是统一的,并不根据作品内容来决定。”对于初学指挥者,马革顺采取一种特殊的方法。他选用一些学生们相对熟悉的小型作品作为教材,把指挥法的各个知识点有针对地落实到作品当中。比如练气息用《故乡的亲人》(福斯特曲)、练习拍点用《游击队歌》(贺绿汀曲)、练习线条用《黄水谣》(冼星海曲)等等,他希望相对缩短学生的读谱时间从而把学生的关注点365体育投注_365比分网直播¥app官网合作网站地引向对指挥法的消化和吸收。

马革顺不喜欢别人说他的学生指挥动作像他,因为他非常在意给学生空间,希望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动作风格。只要学生己经完成了初级的指挥法基础的365体育投注_365比分网直播¥app官网合作网站:阶段之后,他常告诉学生的一句话是“每个人的高矮胖瘦都不一样,不要拘泥于365体育投注_365比分网直播¥app官网合作网站:我的动作。”因此,马革顺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指挥风格,动作模式。他除了必要的知识点传授之外,365体育投注_365比分网直播¥app官网合作网站的是因材施教,不按照既定的作品走,学生缺什么他就重点补什么。学生的每一步成长他都看在眼里,这个学期表露出来的问题,针对性解决的作品就会出现在他下个学期的作品单中。每个学期开学时,学生们就会接到他这个学期要上的作品清单,而同样程度的学生每个人要准备的作品必不相同。

马革顺最喜欢的一首歌是《雪花》,他曾说:“我喜欢雪花的品格,下雨声哗啦啦,大家都听得到;下雪则悄然无声,默默无闻,不张扬,不自夸。大雪无痕,飘飘洒洒覆盖大地,融化了自己,滋润了禾苗,这是一种奉献,不求回报的奉献。”

结语

马革顺毕生都沉浸在教学音乐上,音乐不仅给人类的精神世界带来丰富的养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甚至还拥有改变世界、改变命运的力量。这是他的初衷。如果没人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练习、思考新作品,影响下一代推陈出新,那中国音乐如何推动发展。“艺术的薪传乃艺术家的使命,我愿以余生穷于为薪,为中华文化的辉煌再添一把火!”马革顺心甘情愿成为最忙碌的人为中国音乐事业,他完全将音乐和生活融入在一起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如一道光照进每一个音乐人的心里。适值马革顺诞生110周年,我们深切的怀念他!


参考资料:

[1]马革顺.各时期合唱作品的主要表现特征[J].音乐艺术,1982,(04):59-75+21.DOI:10.19359/j.cn31-1004/j.1982.04.009.

[2]马革顺.击拍图式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合唱指挥的教学与排练随笔[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01):51-54.DOI:10.16504/j.cnki.cn11-1183/j.1989.01.007.

[3]马革顺.指挥时动作的主动与被动——合唱指挥的教学与排练随笔之二[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03):64-67.DOI:10.16504/j.cnki.cn11-1183/j.1989.03.012.

[4]马革顺.咬字与吐字——合唱指挥的教学与排练随笔之三[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04):62-64.DOI:10.16504/j.cnki.cn11-1183/j.1989.04.010.

[5]马革顺,韩德森.满目青山夕照明──著名合唱指挥家马革顺教授专访[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0,(04):45-46.

[6]王燕.论马革顺的合唱指挥教育[J].人民音乐,2013,(12):8-14.

[7]徐武冠.我国当代合唱指挥宗师马革顺教授[J].人民音乐,2005,(02):25-27.

[8]赵志扬.对高师合唱课教学的看法[J].中国音乐,1996,(02):72-73.

[9]高伟.马革顺的指挥艺术[J].人民音乐,1983,(05):35-37.

[10]王雪辛.一位充满慈祥的圣乐老人——记马革顺教授[J].天风,2004,(03):42.

[11]阎宝林.马革顺先生与我的合唱情缘[J].人民音乐,2013,(12):15-17.

[12]文汇报20131216

[13]上观新闻 20151219

[14]合唱e


撰稿:陈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