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有约】政府管理学院举办本学期首期导师组师生座谈会
4月16日午间,政府管理学院举办本学期首期本科生导师组师生座谈会。俞可平、何增科、封凯栋、马啸四位老师和学院本科生围坐一堂,以轻松茶叙形式,就学生关心的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话成长之路。会议由导师组组长俞可平教授主持,现场氛围热烈而融洽。
会议伊始,同学们积极发言,围绕当前学习生活中的困惑与思考,提出了诸多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焦点集中在“政法社项目参与及面试准备策略”“个人政治学研究方向的探索与确立”“学术讲座中的深度参与与收获”等核心问题上。
针对政法社项目,俞老师详细介绍了“政治、法律与社会”跨学科培养项目的设立初衷与特色。他指出,该项目旨在借鉴国内外顶尖高校的成功经验,构建跨学科的研究平台,通过多学科思维训练、社会实践参与及定期学术研讨,促进学生政治学、法学与社会学知识的深度融合与创新,为本科生搭建起一座通往高水平学术研究的桥梁。
在探讨政治学研究方向选择时,俞老师强调,随着政治学研究的不断深化,新兴交叉学科层出不穷,本科生应主动拓宽学术视野,为未来的学术探索奠定坚实基础。封老师则进一步补充,建议学生在未明确具体方向前,可先深化对政治学各领域的理解,不必急于求成。
365体育投注_365比分网直播¥app官网合作网站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何老师以学术论文写作中的文献综述为例,鼓励学生先广泛吸收前人智慧,保持思维的开放性。封老师则特别强调了开放式交流的重要性,认为在交流中自我反思与批判,是提升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解答“如何培养思辨能力”的提问时,俞老师引经据典,以苏东坡对王安石的评价为例,阐述了思辨能力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建议学生广泛阅读哲学书籍,以拓宽思维边界。
针对学术讲座的参与技巧,马老师提醒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注重长期积累,避免陷入“即时提问”的误区。何老师鼓励学生在研讨会上学习他人的思考方式,不必过分纠结于问题的深度,本科阶段应侧重于知识的吸收与内化。封老师则建议学生在讲座前做好充分准备,提前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以便更有效地参与讨论。
会议尾声,俞老师对本次交流会进行了全面总结,并鼓励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勇于提问、积极交流,不断探索个人成长的新路径。此次交流会在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未来的学术探索与生活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与方向。
文字 | 李楠
图片 | 李楠
审核 |严洁 俞可平 曲晓妍
阅读次数: